当前位置:分娩
来源:育儿宝典 作者:王艳 发布时间:2023-04-04
我老婆生了!母女平安,顺产,女孩,6斤6两。老婆恢复得很好,我正陪她在大山东开心地坐月子。请大家放心!
我有一位90后朋友,是哈佛大学留学生、经济学博士后研究员。这周末,他千里迢迢回国,又专程从北京跑到山东,来我家看娃!感恩。
【但接下来就有点尖锐了!】
他到我家一坐定,就对我提出了三个灵魂之问:
——你家生娃,到底花了多少钱?
——中国现在人口净减少,很多人不生娃,到底是不是钱的问题?
——如何让大家想生娃?
哈哈,这问题,高情商的应对,当然是按跟亲戚拉家常的套路,随口闲聊几句,然后迅速转入其他八卦。
但我想选择“低情商”应对——认真回答!
因为我想用国内一线真实经历,跟这位优秀的90后经济学人聊聊:为什么很多年轻人都不愿生娃了。
然后听听他的看法,听听网友的看法。
【以下是我对他的认真回答。我说:】
你看,这是我老婆在医院的流水单,一共7000多元,但基本上全都能报销。所以去普通公立医院正常生个娃,这个动作本身,并不会花什么钱,除非你上“一体化产房”之类的高端服务。
至于养娃成本,实在因人而异。穷养,富养,鸡娃,佛系,哪种生活都有,无法简单回答,可能你用一篇博士论文都说不完。
我现在能马上回答你的,是我老婆生娃过程中,生之前、生之中、生之后,在医院分别遇到的【三笔小钱】的纠结。
这三笔钱加一起,一共不到3000元!不花也能生,都花也就3000不到。但这三笔钱的纠结,却是很多矛盾的导火索。
这些矛盾,可能反而比房价贵、入学难、医保覆盖等大问题,更难处理,需要在一线认真调研再发言。
现在一些年轻人嘴上说“养不起,不生了”,其实很可能是另有原因,不全是经济账。
我和我老婆
【第一笔:即将分娩之前】900元的商业保险,要不要买——引发了一些夫妻关于“爱我不爱我”的矛盾!
大家都知道,产妇马上要生、进产房前,医生要进行例行谈话,详细告知所有风险,然后签协议。
这种谈话和协议,能规避很多医患矛盾,很必要!但像我们这样的新手爸妈,其实一股脑听见那么多风险,挺焦虑的。
为了不给产妇平添焦虑,我当时是自己去听、自己去签的。
理智上,我知道这只是走流程。但情绪上,我听完介绍、签完协议后非常闹心,因为我被事无巨细地告知,她马上就要在产房里遭哪些罪、闯哪些鬼门关、以及生完后搞不好要终身忍受哪些后遗症,实在让我心疼。
这时,医院提供了一份商业保险,自愿投保。简单来说,就是900元投保,产妇生娃闯鬼门关时,出现任何风险,都有现金赔付标准,我大致扫了一眼,赔付从3000到1万不等。
于是我毫不犹豫就买了。
但我回到病房后,老婆说其实没必要,因为即使出现了那些风险或后遗症,治疗费用也能报销。至于真出了大事,顶格赔付了1万又能怎样,咱也不想赚这个钱,多堵心啊,还是希望平平安安,什么事都没有。
我觉得有道理,于是去退。医生还不错,二话不说,就给退了。
但我去退款时,遇到一对夫妻,他们当着医生的面,就吵起来了!我来了他们也没降低调门。
因为,这对夫妻,跟我们恰好相反——老公是我老婆的看法,觉得没必要额外花钱买,堵心;他老婆则是我的看法,觉得闹心,想给自己买个踏实。
一开始,两人还就事论事,但很快他们就进入了“不买就是不爱我”的大论战,老婆气得直哭,老公哄也哄不好。
那大家说,该不该买?其实,不买是理智,买是情绪,各有道理。
产妇如果情绪太焦虑,可能会在分娩特别疼时,动摇“老娘我一定能顺产”的信念,最后弄个顺转剖,先疼好几个小时,又挨一刀,受两茬罪。
既然想鼓励生娃,总要尽力给大家创造一个更安心的生娃环境吧。
问题是:如何能更好地帮助产妇安心、乐观、争取平安顺产?医院在告知风险的时候,该不该提供保险这个选项?
支持医院的人会觉得,这保险是本就存在的选项,医生既告知了风险、又告知了降低风险带来损失的方法,并无恶意;反对者会觉得这是在利用焦虑情绪卖商业产品,不地道。不过呢,医院又确实对像我这样投了保又反悔的人,无理由退款,也算公道。
除了医院,夫妻该如何面对风险和焦虑、保持产妇的乐观?买与不买,到底是否关系到“爱与不爱”?
当然,不是每对夫妻都吵架,大家面临的压力各有不同。
但对吵架的,我们不能用一句简单粗暴的“说到底就是老百姓没钱”、“说到底就是这男人不拿女人当回事”、“说到底就是医院可能拿回扣了”、“说到底就是抗压能力差又矫情”、“说到底就是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做选择”之类的键盘侠评论去总结。
哪有这么多“说到底”?人人都说到底了,难道人人都抓住了主要矛盾?
一句“说到底”,貌似睿智抓本质,其实是忽略了很多复杂的现实因素、对基层矛盾过度简化、随意指责。
这种简化的指责,跟一些专家不经调研就提出“年轻人可以把多余的房子租出去”这种建议一样,脱离实际,何不食肉糜。
要知道,这900元“小钱”,其实是一大堆复杂矛盾的集中爆发!涉及到爱情、男女、家庭、医院、社会、经济、政策、伦理等方方面面。
如何为人们减压?大政方针的大事要做,“家长里短”的小事也值得深究。建议专家想好了再建议,也建议网友抱着对各方都公允的同理心来评论。
老婆生娃以前拍的照片。坐月子期间的照片就不po了
【第二笔:正在分娩之中】967元的无痛分娩,要不要上——有一位临产产妇,相比于自己的疼,她更心疼钱,让人心疼!
我以个人经验建议:无痛分娩绝对是个好东西,能打的,一定要打!产妇能少受很多罪。有的医保能报,有的不能报,但自费也一共967元。
我们在山东去的这家公立医院,无痛分娩药物、麻醉医生,基本已经可以100%保证供应——只要产妇愿意,就能打无痛。这是个不小的进步。
我老婆进入产房后,里面只有她和另一位产妇。医生例行问她们,要打无痛吗?我老婆说要。但旁边这位产妇,开始反复跟医生问,打无痛会不会对身体不好、对胎儿不好、对产后恢复不好?医生逐一回答她,不会、不会、不会,并详细解释了无痛药物的原理和效果,但她还是一直在问。
后来医生出去了,我老婆跟她说,还是打上吧,好像就1000块钱——是的,这之前,医生一直没提钱,她也一直没问,但一直在问各种其他问题,就是没提钱。
医生回来后,这个产妇又问医生,无痛是多少钱?医生说,大约1000。这个产妇说,我考虑一下。
又过了一会儿,她的产程进入最后阶段了,越来越疼。此时我老婆已经打上了无痛。她问我老婆感觉如何?我老婆说,打上无痛已经感觉好多了。她一咬牙,说:“那我也打。”
也许是我想多了,也许是她真的相比于心疼自己,更心疼钱。
但我在产房外遇到的另一对夫妻,就真是钱的问题了。
这对夫妻是生二胎,老婆想打无痛,但老公一直在跟她说,二胎生得快,不用等无痛起效就生下来了,这钱花了也是冤枉钱。老婆还是一直说想打。老公就是不同意。
看得我都生气了,要放现在网上舆论的“政治正确”,妥妥的,该打女拳了。
但实际上,他俩并没有大吵大闹,老婆也并没有非常反感老公说的话,只是在心平气和地商量。因为可能老婆也想省下这笔钱,给孩子买点好尿布。
你看,很多貌似是该“打女拳”的两性矛盾,其实都是经济问题、民生问题。在一些情感博主的鼓动下,把矛头对准自己的亲密另一半,实在是被割了韭菜还在替人家数钱。
但我并不是要把一些人不想生孩子的理由,归咎于“大家已经穷到连1000元无痛分娩的钱都要纠结、哪还有钱生娃养娃”这个说法上——这些纠结的家庭,并不是拿不出1000元,否则也根本不会走到怀二胎、生二胎的阶段。
我是想尝试着寻找,这些人的【真实需求】是什么——中国医院这几年大力普及无痛分娩,满足了像我家这类人群的需求,哪怕是自费打无痛,只要能让我老婆少受罪,我也已经很感恩了。但还有一些纠结的家庭,他们的诉求是什么?是希望把无痛分娩完全纳入医保吗?但这是他们的首要诉求吗?是不是尿布物美价廉更重要?这些问题值得调研,因为很多时候,连用户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“真实需求”。
有时,可能嘴上说的是钱,其实心里想的是别的。
也有时,嘴上说的是别的,心里想的是钱。
这不是一两次简单问答就能搞清楚的,需要深入调研。
我只是个新手爸爸,新闻小编,也不是跑医疗口的,所以我现在还得不出一个像样的结论。我只能说出我看到的一线情况,而且很可能是片面的、局部的,这里先起个头,供大家讨论。
【第三笔:刚刚分娩之后】1000元的婴儿拍照推销,要不要搭理——有家庭不想花钱上无痛,却积极张罗给孩子照相!让人心塞。
这个我确实有点想骂人了。
要知道,产科病房,是一家医院里最开心的地方!别的科室都在对抗病痛和死亡,只有产科,是在迎接新生命的诞生。病房里,亲戚朋友纷纷来看望,分享喜悦。
医院是禁止推销的。但因为医院无法明确区分谁是来看望的家属、谁是来推销的商家,于是总有漏网之鱼,混入病房里,推销1000元的婴儿拍照、2000元的婴儿足印纪念品、3000元的亲子什么什么东西之类。
我一开始也没当回事,见到不理就好了,实在太烦人了,我就说“你快走吧,医院墙上贴着了,推销的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理”。我以为这事也就是这样了。
直到我看到——我老婆说的那位纠结要不要花967元上无痛分娩的产妇,生完孩子后,全家上下都跟推销婴儿照的人聊得火热,又是加微信、又是付定金!!
967元的无痛,产妇忍着痛,不舍得;家里给孩子拍照,却一掷千金!要我是产妇,我都该抑郁了。下一胎肯定不会那么痛快地生了。
这家人因为跟我们聊熟了,还特意跑来问我们给孩子拍几千的照片。我说不拍啦,没钱,他们耸耸肩走了。
但愿是我多心了,希望这位闯鬼门关时还要纠结要不要打无痛的产妇,不是在纠结钱,而是确实不了解无痛分娩、担心有风险吧。
拿手机给小孩摁几张不也挺好嘛,为啥非要花钱拍照啊
所以,人口问题,生育问题,从来不是简单的经济学问题。
是否生娃,是人性的问题:
——里面有爱情是否牢靠、夫妻是否同心、产妇是否有尊严、家人是否有温暖这些【个人之问】;
——也有医疗资源有多少、政策是否有温度、经济是否有活力、未来是否有希望这些【社会之问】。
不是说专家提出个什么优惠政策,就能成为灵丹妙药,人们就能被政策鼓励着去生娃。
也不是说靠劝,靠催,靠吓唬,比如说没孩子晚年凄凉之类的话,就能忽悠年轻人去生娃。
仅靠优惠政策+正面引导,对招商引资比较管用,因为企业是理性的、逐利的、简单的;但这些方法,对招娃引娃不一定管用,因为人心是有情绪的、多面的、复杂的。
当然,政策和引导很重要。但只关注政策,只一味说教,就很片面了,肯定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,只是以我的认知,我提不出来。
那面对生娃减少,现在最当务之急要做的事,是什么?我把这个问题,抛给了这位90后经济学小伙伴。
他说:
——“是调研,掌握最新的真实情况。现在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,很多经济学家都在研究人口下降的原因。他们有很多精密复杂的研究模型,但你说的这三笔钱的纠结和矛盾,却并不一定在他们的模型之中。
——“中国现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。现在一些专家的理论高深、模型复杂,但真的反映出实际问题了吗?也许,如果他们能亲自去基层生个娃,搞清楚类似这三笔钱的问题,会极大充实他们的理论架构。
——“当然这是开玩笑。让专家们都去生娃,也不现实,但让专家们都去一线,认真做调研,看懂普通人的生活逻辑,是非常现实而必要的。”
我说:“谢谢你听我吐槽,希望我说的这些一线琐碎故事,能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。更要谢谢你专程来我家看娃,送给宝宝这么可爱的哈佛大学校服,希望她长大能成为像你一样优秀的人。”
要管住嘴,要保持运动,别让自己超重。 孕妈妈真的需要管住嘴! 管得住嘴,才能控制住体重,才能...
低情商”应对——认真回答! 了解家长,了解孩子,大家才能真正的“ 要管住嘴,要保持运动,别让自己超重。 如何让“星星的孩子”融入普通幼儿园教Copyright © 2002-2017 DEDECMS. 织梦科技 版权所有
声明: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