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个离家出走的孩子背后,都有一对不称职的父母

来源: 育儿宝典      作者: 刘颖      发布时间: 2021-02-19

导读:

  近日,16岁女孩留信离家出走,希望老师能开导妈妈的新闻,让人愤怒又心疼。

  心疼的是,女孩是有多绝望和难过,才会在临走之前,要老师帮忙开导妈妈。即便妈妈给她的是伤痕累累,可她仍然想着妈妈。

  让人愤怒的是,女孩离家出走,是因为受不了妈妈情绪失控的暴打。

  学校心理老师反映:女孩好几次来学校,看她脸上都挂着伤,最严重的最近一次,脖子上、脸上都有,且都不轻。

  女孩对此的说法是:妈妈看她跳绳没跳好,所以就用手掐她,完了之后,还用绳子去勒,同学和老师看到她脖子上的伤痕便是因此。

  之后还表示:最严重的是有一次,妈妈掐着她的脖子,导致她缺氧差点晕过去,可她力气小又掰不开。

  看完整个事件的经过,让人的血瞬间凝固。

  不禁疑惑:妈妈到底是爱女儿,还是只把女儿当做自己的私有物品?

  如若她真的爱孩子,就不会给孩子这么多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,更不会凭着自己的情绪去肆意打她。

  因为父母给孩子的爱不应该具有暴力和伤害,而是温柔和抚慰。

  暴力的爱不是爱,是伤害,也是加剧彼此之间隔阂的毒药。

  不少父母总说自己很爱孩子,可是爱的背后,却是借着爱的名义,用尽全力去给孩子更多的伤害,让孩子无时无刻想逃离,毫无疑问,这样的父母都是不称职的,也是可怕的。

  日本小说家伊坂幸太郎曾说的,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,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。

相互指责的家庭,是孩子爱的桎梏

  此前,四川成都一个女孩因父母打官司留信出走的新闻让人为之一振。

  父母彼此都在闹离婚,女孩因受不了父母彼此的争吵,以及为房产问题的争夺,选择在他们离婚打官司而无暇顾及她时,留信离家出走。

  她信中的一句话,让人无比心凉:“妈妈,我走了,爸爸,我恨你...你说你爱我,但是你不愿给我一个温暖的家......”

  孩子对家的渴望和祈盼,胜过对父母争吵的憎恶。

  可父母却一直没有看到她的需求,常常因为利益问题,在她面前争得面红耳赤,相互指责。

  她没办法阻止,但又不想父母变成彼此的仇人,只得选择离开。

  或许她认为自己的离开,可以让父母觉醒,可以唤起父母内心的恻隐,可以让父母意识到彼此的指责对女儿的伤害,可以让父母觉察到自身的错误。

  所幸孩子最后被找到,没有出现意外,否则父母会因为彼此的指责,付出沉重的代价。

  女孩足够幸运,她的离开,确实让父母意识到原来的错误,父母经此一事,也约定以后不再孩子面前相互指责,和谐地谈。

  可其他不够幸运的孩子,依旧处在父母相互指责的水深火热中,既没法阻止,也没法逃离。

  有一个小女孩,一年级时看到父母争吵打架,她嚎啕大哭希望能吸引父母注意,不要变得这么让人陌生害怕;

  在父母一次次争吵中,女孩四年级时,父母再次吵架,此时的她感到难受又麻木,无力的她不知道怎么才能让他们和好,此时女孩已经明白自己的哭闹解决不了父母间的问题;

  到五年级了,父母终于离婚了,女孩没哭没闹,只是默默地祝妈妈幸福,这个不幸福的家终于结束了。

  这个短短的视频,曾经在抖音非常火爆,得到几十万人点赞,但视频前的我们流尽了眼泪。

  在孩子的世界中,眼前相互指责的父母,成了他们的噩梦,亦是父母给他们爱的桎梏。

  不称职的父母,相互指责,忽视孩子,在这种家庭生活的孩子,对于家的归属感不强。

每个想逃离的孩子背后,都有一对不称职的父母

  教育短片《茉莉的最后一天》中的茉莉,从小成绩优异,性格温顺,但也因此,父母对她给予厚望,特别是妈妈,把自己的梦想加注在她身上。

  所以,她被妈妈安排了各种补习班,每天的时间,都被补习和练习册填满,放松和娱乐对她来说成了“奢侈品”。

  妈妈严丝合缝的安排,导致她每天的生活都充斥着压力和紧张,神经也时刻紧绷着,就算很疲累,也丝毫不敢懈怠。

  茉莉争吵过,反抗过,但最后都败在妈妈一句“我都是为了你”上。

  一天晚上,茉莉坐在书桌前写作业,突然一股疲惫感袭来,她看到书桌上堆积如山的练习册和精准计时的秒表,迷茫为什么要这样生活。

  就在这时,妹妹坐在客厅看小说的笑声传来,她回头看妹妹无忧无虑的样子,突然好生羡慕。

  她也渴望能有妹妹这么轻松的时刻,没有各种练习册,没有高分,没有秒表,只安静地享受着看小说的乐趣。

  可是眼前的练习册和耳边滴滴答答计时声,又迅速将她拉回现实。

  眼前的这一切让她窒息,她忽然想要逃离,于是她安静地站起来,走到阳台,翻身一跃,毫不犹豫地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,只留下妹妹的惊恐,妈妈的绝望。

  然而妈妈在茉莉自杀后,除了无尽的悲伤,依然没有醒悟,她仍然觉得自己没有错。

  直到通过技术读取了女儿的记忆,她才明白:原来她根本就不了解女儿。

  在女儿的记忆中,她看到自己亲手撕了女儿的作家梦,她从不在乎女儿心里想什么,只会用一次次亲情道德绑架,将女儿推向无尽的深渊。

  她看到女儿记忆中自己令人厌恶的嘴脸,这才真正明白,女儿的自杀,她才是那个“罪魁祸首”。

  虽然她每天都监视着女儿的一举一动,可她始终不知道女儿真正的需求:不过是能够在学习之余写小说,一家人能有一顿愉快和谐的晚餐。

  只不过当她醒悟时,女儿已经用最残忍极端的方式逃离了自己。

  很多父母不明白,孩子之所以宁愿逃离,也不愿待在身边,源于父母的不理解。

  家原本是充满温情的地方,却因为缺少理解和共情,变成冰冷的“樊笼”。

  什么样的家庭,才能让孩子有归属感?

  家的温度,决定了孩子内心的温暖,决定了孩子对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程度的不同。

  一个缺少理解和尊重、充斥着情绪暴力、把孩子当作“利器”的家庭,只会滋养孩子内心的冷漠和孤独。

  1、尊重孩子的家庭

 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具有独立生命意蕴的人,他们有自己的隐私和秘密,有自己独立的人格。

  诚然,孩子也会有自己独特认识世界和他人的方式,而这每一份独特都值得被尊重。

  小说《杀死一只知更鸟》中,阿迪克斯对两个子女的教育值得我们借鉴。

  阿迪克斯的妻子,在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不幸难产去世,只剩下他和两个孩子,他们虽然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,但他并没有因此忽视子女的教育,反而很耐心教导。

  他很少对子女强行说教,而是用自己冷峻的幽默感,向孩子不断灌输强烈的道德正义感。

  他也从不把孩子当做自己的私有物品,一直尊重他们,教他们明辨是非,让他们自己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与丑陋。

  一个生长在被尊重家庭的孩子,对家始终有一份感情的寄托,有浓烈的归属感。

  不管在哪,内心都有所依,因为有家,他们不再是孤独的旅人。

  2、没有情绪暴力的家庭

  朋友晓晓是一个开朗又乐观的女孩,但这么明媚的女孩,每每想起妈妈曾经对她的情绪暴力,她就忍不住落泪。

  在她的印象中,她很少感受到妈妈的温柔耐心,每次犯错,妈妈不是歇斯底里地吼她,就是冷漠不理她,导致她和妈妈一直都不亲。

  初高中时,她上了寄宿学校,终于可以不用每天回家,在别人祈盼放假回家时,她一点感觉都没有。

  因为回到家,就意味着又要承受妈妈的无尽的情绪暴力,家里气氛的冷漠,让她感受不到“家”的感觉,在外一个人都比回家要好得多。

  所以大学她也尽可能报得离家远,只为了逃离这种“冷漠”。

  如今她虽然也随着时间慢慢释怀,可曾经的伤害又那么历历在目,时刻提醒着她,让她想忘又不能忘。

  一个在充满情绪暴力家庭长大的孩子,一生都会缺少内心的归属和爱的空白,因为最渴望爱的年纪,缺少了爱的抚慰,就已经奠定了对家冷漠的基调。

  3、不把孩子当谋利“工具”的家庭

  前不久,杭州24岁女孩死后被父母用来为弟弟买房夺利的新闻,让人愤怒又痛心!

  女孩生前一直被父母吸血,她用自己全部的工资喂养着父母的贪婪。

  妈妈用着最新款的手机,烫着潮流的头发,化着精致的妆容,自己却一直用着妈妈不要的苹果6.

  她走后,父母也不关心她的死因,只想着用她来为儿子争取最大的利益,自始至终都没有为女儿的离开感到难过。

  在他们眼里,失去的女儿反而比活着更能给他们带来财富。

  他们蘸着女儿的“人血馒头”给儿子铺路,令人愤怒而悲凉,或许这就是亲情最大的悲哀,父母自私凉薄在金钱的面前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
  把孩子当谋利“工具”的家庭,让孩子有家却不能回,家对他们来说形同虚设,家也不是他们内心的归属,漂泊才是。

  《安娜.卡列尼娜》开篇语有这样一句话:“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,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。”

  对于孩子来说,没有什么比一个充满温馨感、归属感的家庭更让人幸福,也没有什么比父母的爱和理解,更让他们内心安稳。

 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最初,是带着父母和家庭的祈盼。

  可后来不知为什么,这种祈盼却变了质,家也不是原来家,是孩子的“牢笼”;父母不是原来的父母,是孩子的“桎梏”。

  唯愿每个父母,都能理解孩子内心的渴求,营造一个充满爱和温馨的家,让孩子即使在远方依然牵挂,依然心有所属、有所依。

最新文章
推荐文章

热门标签

育儿宝典 版权所有

声明: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